[2015-11-29]
[2015-11-17]
[2015-11-13]
[2015-11-08]
[2015-11-01]
精典案例分析
2014-03-06
新闻报道摘要
为价值百万的新买豪车做“美容”(即保养护理),不料美容过后的车子,故障“此起彼伏”——先是不能正常发动,接着车上所有报警系统灯都在闪烁,此后出现车灯失灵,转速表、里程表归零,甚至出现车子无法熄火……平阳徐先生为这事儿烦心一年多。近日,平阳法院鳌江法庭根据我所出具的司法鉴定书鉴定意见,总算将历经一年多的新车美容作业纠纷案审结。
确定原告车内电子元件的损坏,与被告在对车辆贴前挡玻璃膜喷水作业时不慎将水流入车内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审判决被告汽车美容店赔偿原告徐先生车辆维修费用和鉴定费合计48390元。详见温州都市报2013年10月31日A14版《百万新车美容后,总算发动了却熄不了火》--平阳一车主怒诉汽车美容店主的报道。
案件回顾
2012年9月1日下午,徐先生花了近百万元购置一辆英菲尼迪FX35越野车。9月3日下午,他将车子开到鳌江镇一家汽车美容店贴膜。两小时后,徐先生来到店里取车,并支付贴膜及购买坐垫费用共计2600元。
看着爱车的崭新形象,徐先生心里美滋滋的。正当他准备驾车离开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子怎么也无法启动。徐先生随即联系了车行,一通修理无果后又联系了英菲尼迪4S店,在给电瓶充电后,车子终于发动了。
大家刚松了口气,徐先生发现车子所有的报警系统灯在不停闪烁。车行的人见天色已晚,便建议徐先生先把车子开回家,第二天开到4S店修理。
从这时起,更多意料不到的事情便接踵而来——车灯失灵,转速表、里程表归零,空调无法启动,还算有惊无险,徐先生平安地把车开回家。可到家门口后,车子又出现新问题——无法熄火!
不知所措的徐先生,又一次致电汽车美容店、车行和该品牌车4S店。最后,4S店工作人员连夜赶来,将徐先生的车子开回温州修理。
经英菲尼迪4S店初步检测,认为应该是贴膜时用水过多,流到电脑板导致短路烧坏。如果重新更换,仅配件就要5万元左右。
为确定车辆电子元件损坏原因是否与汽车美容作业不当有关,2012年9月5日,徐先生、汽车美容店店主在英菲尼迪4S店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我所,委托要求进行司法鉴定。
鉴定分析
该车系日本进口英菲尼迪FX35小型越野客车,送检车辆停在英菲尼迪特约维修站内,驾驶室内仪表台及故障部件均已拆卸,车身整体外观完好,前挡玻璃内侧表面已贴膜。相关鉴定分析如下:
1、车内按压检查前挡玻璃下方海绵密封条,有潮湿感;用强光照射检查海绵密封条下方的仪表台固定支架表面残留有液体流痕。证实汽车美容作业时的贴膜用水已渗漏至仪表台及周边电子元件区域。
2、仪表台右侧下方4WD控制单元插头与插座均见部分针脚呈黑色烧焦状),电脑板外壳残留有液体流痕。证实CAN-BUS系统电路的电子元件因进水短路损坏。CAN-BUS系统会进入降级保护模式,以致出现 “车上所有报警系统灯都在闪烁;灯光信息失灵;转速表、里程表归零;车子无法正常熄火”等等异常。
3、水淋试验:为检查车外雨水是否会漏进车内,采用水淋试验,首先密封车门玻璃,然后用水管对准前挡玻璃上方各部进行喷淋,持续15分钟,重新进入驾驶室内对可能进水部位进行检查,均未见外部水侵入现象或渗漏水异常。证实该车CAN-BUS系统各控制单元插头进水应来自车内,而非车外。
结合故障发生之前该车贴前挡玻璃膜的情况分析判断,该案在贴膜过程中要用喷淋设备向车辆前挡玻璃的车内侧喷水,由于喷水过多且未做好保护措施,导致大量的水沿着前挡玻璃车内侧流下,并顺着各电线束流向各控制单元插头,造成车辆电子元件进水损坏。
法官审理摘要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徐先生将车辆交由被告汽车美容店,由其指定的工作人员,按照原告要求对该车辆进行贴膜、铺设坐垫等装饰工作,原告在被告完成相关工作交付车辆后支付相应报酬,双方由此形成承揽法律关系。被告作为承揽人,应当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妥善保管、保护原告提供的车辆,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鉴定结论,可以确定原告车内电子元件的损坏,与被告在对车辆贴前挡玻璃膜喷水作业时不慎将水流入车内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审判决被告汽车美容店赔偿原告徐先生车辆维修费用和鉴定费合计48390元。
编辑: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