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科普宣传
最新动态更多
>> 科普宣传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汽车出现质量问题该咋办?

2015-12-25

 

汽车出现质量问题该咋办?
汽车消费纠纷主要涉及保修期内汽车出现的问题、汽车在维修后带出的问题等。现在国家汽车三包政策已出台,但新车出现毛病时是不是质量问题,哪些情况属质量问题,哪些情况可以退车,哪些情况为维修处理?
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定,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发生争议的,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申请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鉴定后调解解决,争议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根据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实际上消费者在车出问题后先是保存证据,然后再寻找具备司法鉴定资格的部门鉴定,不失为一个好的路子。下面介绍一下几个通过鉴定解决的案例:  
维修出问题鉴定露真相
案例一:2012年3月26日,瑞安一保时捷凯宴越野客车在行驶时,车辆仪表内有烟冒出,造成车辆相关电器线路烧损,损失达20多万元。虽然车辆属新车,但由于车辆进行电器改装,故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向厂家和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为确定该车的起火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线路改装引起的维修问题,保险公司及车主方共同向温州宏顺司法鉴定所委托进行技术鉴定。经鉴定该车因电器线路改装时将保险丝电流等级加大,在电器过载和短路故障时未能正常熔断,从而导致线路过热起火。鉴定结果确认属维修厂电器改装不当造成,查清了火灾原因,也明确了责任问题,最终维修厂承担了高额的维修费。

                    图一、外观                      图二、仪表线路改装


           图三、保险丝加大及烧熔状况      图四、行李箱右侧电源线改装

旧车充新车退车又赔钱
案例二:市区李先生通过网络,从义乌购买了一款黑色江铃陆风越野车,只开了十来天,就发现车门有几处油漆剥落,车身有10多处存在瑕疵,用手轻刮车身,其外层黑色油漆竟出现小片脱落,均露出黄色原漆。李先生联系经销商后,经销商爽快地答应李先生,表示为其另换一辆新车。但李先生怀疑义乌方给他的是经过改头换面的旧车,便向温州长顺机动车司法鉴定事务所提出鉴定,经鉴定证实该车辆外表已重新作过喷漆工艺处理。后来经义乌法院调解,李先生顺利退车,并获得5万元的一次性赔偿。


 

 
 
                 图五、 外观             图六、引擎盖后端边缘油漆未覆盖
 
 
 
              图七、挡泥板有黄色漆残留         图八、车门边框油漆剥落


 

客车侧翻经鉴定后召回处理
案例三:2009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廿四),正处在春运期间,永嘉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所属的一辆**牌大客车从永嘉上塘开往瓯北,途经下塘桥头时,后桥左侧半轴套管突然断裂,造成左后轮在行驶中脱出、车辆侧翻的机件事故。事隔1月左右该公司另一辆大客班车又在行驶中发生半轴套管断裂侧翻事故。这两次事故使用车单位惊恐万分,急忙向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求助技术支持,当时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的温州长顺机动车司法鉴定所受理委托后,立即组织了相关专家对车辆进行检验鉴定,鉴定结果为车辆本身质量缺陷所致,促使厂家对用车单位同批次的34辆客车全部进行了召回维修,并赔偿了相关损失。后来,厂家也在鉴定所的建议下对该零件的产品质量作了相应改进。
 
          图九、左后半轴断裂                         图十、左后轮脱出
 
 
                    图十一、后桥壳总成

 

超出质保期的质量缺陷也能赔
案例四:一辆福特嘉年华轿车在正常行驶中突发捣缸事故,发动机的维修费用达2万余元,但由于车辆使用三年多,已超出了质保期,厂家拒绝赔偿。车主认为车辆虽然在时间上超出了一点,但平常车子很少开且保养很好,仅行驶2万多公里,认为是车子质量问题,于是向温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受消费者委员会委托进行了司法鉴定,经鉴定,找出了捣缸事故是连杆螺栓过渡圆角设计过小引起应力集中所致,即属产品质量问题。事后也将该情况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了书面汇报,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也为厂方所接受,在鉴定所和消费者委员会一同努力下,使这起本来没有多大希望的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图十三、车辆外观        图十四、发动机缸体捣穿

                                                     

                         图十五、断口分析

 

中国·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  地 址:温州市鹿城区里垟路8号 备案号:浙ICP备14000507号-1 后台登陆 技术支持:优谷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336号